Translate

Tuesday, April 2, 2024

Growing Young《使教會再次年輕起來》回顧和分享一下職青團契/事工的資源(文長慎入😅)

最近教會兩個現有的職青團契,預備“結業”(或者“畢業”會好聽啲)希望大家“重拾”使命,“重新”出發。所以趁機會回顧和分享一下職青事工的資源。

不經不覺也“返咗” 團契廿幾年,有小小個人觀察,希望很快可以在新團契的訓練中與大家一起討論。從“關係導向門徒的轉化”角度來看,我個人認為團契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有七個方面:

  1. 導師與職員的關係- 點解亦師亦友咁緊要?導師與職員有咩分別啊?點解好似一路都唔夠導師唔夠職員嘅?
  2. 團契職員帶領團友- 與其問邊個帶歌,帶查經,帶小組,帶嘢食?不如問下我哋應該點樣帶團,先帶到團友?
  3. 團友主動邀請朋友- 老老實實,你有冇諗過請朋友嚟㗎?有好嘢,冇理由唔益朋友?諗吓團契有咩好嘢介紹?
  4. 新朋友找到歸屬感- 你第一次返團契嘅感覺係點樣?點樣搵返嗰種感覺俾新朋友?諗吓有邊個關心過你,你又可以關心邊個?
  5. 整個團契樂也融融- 你喺團契裏邊最開心嘅嘢係咩呀?有冇發生過啲唔開心嘅嘢先?咁你點解仲會返團契嘅?
  6. 彼此服侍互相配搭- 恩賜測試有用嗎?團契有啲咩唔同嘅崗位可以建立生命?點樣先成為一個神隊友?
  7. 等到我們長大成人- 點至算係在真道上同歸於一?團契幾多年至「夠秤」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有關「團契」的一些討論問題(歡迎大家繼續提出,以便我們有所檢討和改善)

  1. 怎樣處理小圈子
  2. 怎樣提攜新人
  3. 怎樣栽培團契職員

Growing Young Session 5 - Six Essential Strategies to Help Young People  Discover Your Church - YouTube

以下是一些對團契比較有幫助的資源。首先是Fuller神學院對青年事工多年研究的成果, Growing Young (暫譯《使教會再次年輕起來:幫助年輕人發現和愛教會的六種基本策略》)[1]

1.               對當今年輕人富有同理心的承諾:「你所要作的就是認識他們......努力了解他們做事的方式和原因,他們的身體和情感需求,他們對世界的看法以及什麼對他們有意義。」
2.               領導層願意放低權勢的枷鎖:不是控制,而是賦予人們權力,使他們能夠利用他們的恩賜來實現教會的異象
3.               認真對待真實的耶穌:在教導中不斷回到耶穌身邊,此時此地應用信心,領袖們以恩典和寬恕為榜樣
4.               為溫暖的社區提供動力:領袖戰略性地策劃社區活動,以連接整個教會,並在家中而不是辦公室與人會面
5.               優先考慮各地的年輕人(和家庭):像會眾一樣,發展培訓和小組,致力發展有孩子的年輕家庭
6.               成為最好的鄰居:服務被邊緣化的群體,幫助無家可歸的鄰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qAaD6XNPdA (英文介紹)


  

接著第二部分是《基督教論壇報》中兩篇報道的整合[2],認識董家驊牧師談翻轉新世代的一些想法。董牧師與六位來自不同國家的Z世代領袖,一同討論「贏回亞洲的下一代:建立真實的團體」當中包括:中國的Chloe Wu、新加坡的 Heidi Tan、印度的Sharon Dominica、泰國的 Son 、韓國的 Yejin In和斯里蘭卡的Blessing等人。他表示看見這些年輕人,渴望與上一代同行,他們共同的看見是「上帝是世世代代的上帝」。他們對談內容的七個題目訣要如下:




















一、如何贏回亞洲青年?

·       亞洲的年輕人感到與教會脫節。那麼上帝對這個世代的心意是什麼呢?

·       在約珥書二章28節提到,「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老年人要做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我們看見主在末世時代,為長輩和年輕人賦予了共同的夢想和願景,相信主在這個季節裡,要人們跨代同行!

·       約翰一書二章14節中,這封信不僅是寫給教會的長老,也是寫給父親們與年輕人的。信中說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但為了實現上帝的目標,眾人走在一起。

·       在民數記八章24-26節,神指示如何建立會幕,並提到跨代如何同行。50 歲及以上的人不必做與年輕人同樣的任務,但是他們必須服事和守衛。為著神的榮耀,年輕人與長者一起配搭服事。

·       來自印度的Sharon禱告願主感動我們,為亞洲尚未認識主的年輕人禱告、為教會中受到傷害和被誤解的年輕人禱告,為我們提供重新與年輕人連結、表達愛和建立這些關係的機會。

二、Z世代以後的世界觀

·       Z世代的特徵

o    數位原住民 (「Nomophobia 」,是一個源自無手機的恐懼症的名詞)

o    更願意改變 (想要探索不同的觀點和體驗,願意接受變化,喜歡結構較少的環境,對事情的承諾感較低)

o    對社會問題感興趣 (藉由網路了解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對社會問題充滿熱情和興趣)

o    對未來生活的關注和前幾代不同(「yolo/「愛自己」的年輕人會優先考慮做最適合自己利益的事情。與前一代想終身穩定工作,或結婚生子的看法截然不同)

·       面臨狀況:

o    不安全感和恐懼感很高(接觸各式數據和消費情報,因此處於高度抑鬱和焦慮之中,「人們真的喜歡我嗎?」)

o    想證明他們的生命很重要(想展現他們的生活,存在感,與眾不同、打破常規,「我們會對世界產生影響嗎?」)

o    被海量訊息淹沒(不確定什麼是真實的,並且想知道「我是誰、我來這裡是為了什麼?我屬於哪裡?」)

o    下一代渴望教會成為真實的朋友(希望被接納和了解,想要真實的雙向關係,在沒有任何刻板印象的情況下被聽見,希望成年人與他們同行。)

三、渴望建立真實社區

·       教會領袖常常告訴抑鬱症患者要多禱告、要快樂、要與上帝有親密關係,卻沒有給患者哭泣、哀悼和成為患者的安全空間,如此很可能就會失去他們。

·       他們不斷在尋找「無濾鏡」的真實角色。

o    在路加福音十八章中,看到耶穌稱讚那些誠實禱告並顯示他作為罪人的弱點的稅吏。

o    在馬太福音廿三章中,耶穌批評宗教領袖,因他們為自己帶上很多濾鏡,他們不是真正的領導者。

·       教會如果想要領導下一代,必須勇於面對自己脆弱的一面,而不是彰顯自身的完美。

o    1.我不知道:意味著會謙卑地問更多問題。

o    2.我不瞭解:領導者會花更多時間傾聽。

o    3.我錯了:更願意放下身段,表達更多的歉意。

四、活出真實的信仰

·       充滿熱情地關心真實(Truth)、正義(Justice),並且直言不諱,他們想要關懷世界,想要幫助LGBT 、窮人、難民

·       年輕一代在尋找什麼?

o    年輕人不喜歡只從講台聽信息,他們要看到你如何實踐?他們自己也渴望成為光和鹽。教會不僅需要了解世界使用的流行語,避免在不了解問題核心,或內心深處的呼聲的情況下,做出假設或駁回。

·       教會需要考慮的問題

o    教會可以有更多對話,年輕人希望理解思考過程,而不是提供一概而論的「是」或「否」的答案給他們。比如說他們想理解教會,教會如何能夠做的更好?

o    不只是做門訓,而是如何把所學的知識和愛上帝,實踐於日常生活中。耶穌就是用這種門訓方式,讓門徒跟著祂、看祂、聽祂。初代教會也藉著對他人的犧牲服務,而得到異教社會的認可。

o    教會需要傾聽他們的聲音,對於公義和憐憫是怎樣想的,也需要聖經的教導,投入到實際的行動中,活出真實的信仰和生命。

五、新世代門徒訓練

·       新一代年輕人是數位原住民,他們的閱讀、思考和學習方式已然改變。教會不僅僅是創建一個 Tik Tok 帳戶,或者在社交媒體上關注他們。在一些國家裡,教會還需要面對國家主義的爭戰。接觸新年輕人教會本身就有很多侷限,教會要如何贏回年輕人的靈魂?答案是回到耶穌的模式──門徒訓練,關鍵是建立信任關係。年輕人尋找的是真實的生命。

o    1.裝備:需要有專門服事年輕人的領袖,與年輕人建立真實關係。

o    2.檢視:省視目前的宣教策略,將信息限制在 20 分鐘左右,並講述年輕人相關的故事和見證。

o    3.授權:年輕人可以被授權,教會牧者需要傾聽他們的聲音,並了解他們在朋友中成為基督徒是什麼感覺?並讓他們參與設計教學內容和方案。

六、如何更有效地培養青年領袖

·       「有的世代認為領導者要站前面、有的世代認為領導者要站在一起。面對Z世代,我們的焦點不是要放在工作上,而是要放在做工的人身上。教練是幫助在球場打球的人。」

·       不要以讓他們等待的方式,來測試他們的忠誠度,而是透過給他們機會,並看看他們如何承擔責任。不是等他們準備好再接班,而是現在就可以交給他們。

·       當你投資他們時——他們會知道你關心他們;當你將資源交給年輕人,讓他們投資在社區時——他們會知道你信任他們。

·       「現在就要開始培育跨代領導人!」我們就可以規劃領導地位更新換代,Z世代渴求的不是接班以後就離開,而是現在一起操練領導力。

七、在基督裡每一個世代都是合作者

·       「世代差異,其實要回到最根本問題,我們是因著上帝、福音而走在一起,若從福音角度來看,不管是哪一個世代,都需要悔改的心,讓生命接受上帝恢復與重塑。」

·       我們不再看我們是彼此競爭的壓迫者,在基督裡我們是合作者,上帝的使命不僅是把我們從罪中解救出來,還要我們與上帝一起同工、與世界對話,直到有一天上帝把一切都更新。

·       董牧師會後分享了一些回憶,在他21歲時,他的牧師讓他擔任一場重要聚會的講員,25歲時,就開始交給他事工和責任。38歲時收到邀請成為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很感謝陳世欽牧師,陪伴我成長、尊重我的意見,讓我有機會負責任,做出困難的決定,他的授權大大祝福了我,他是我很好的學習榜樣。」 



[1] Powell, Kara, Jake Mulder, and Brad Griffin. Growing Young: Six Essential Strategies to Help Young People Discover and Love Your Church. Baker Books, 2016.

[2] 2021洛桑亞洲宣教大會4】如何贏回亞洲青年?六國Z世代領袖與董家驊牧師談翻轉新世代(上),https://ct.org.tw/html/news/3-3.php?cat=80&article=1387608。 

Friday, March 15, 2024

A Sip of Coffee (Spiritual Journaling) ☕️

Waking up early is a gift. Yesterday I woke with a desire for a “fresh filling” and today with a question for a “long haul”. A time of prayer helps me to understand these spiritual stirrings in my heart.  

I was at the Church Awakening conference these two days. But my experience of fresh filling didn’t coincide with the great worship or sermons, rather it comes with a glass of Vietnamese iced coffee. Fellowship with food was a fresh filling to my soul. The atmosphere was right, three of us from the prayer meeting team, enjoying the meal, and talking about the future of a spiritual renewal department (equipping the church through spiritual formation and prayer ministries). One of us said, “is it going to be a new skin with an old wine” and quickly we knew it would be with “new wine” and with some new team members. I felt that was a fresh filling and a small church awakening moment when three of us gathered in Jesus's name, sharing life, ministry, family members, church members, and everything in between. Thanks God for the fresh filling of the Spirit (with a nice cup of coffee).

 

Recently, the Lord often reminds me to “save energy” and this morning I have a fresh understanding by seeing life and ministry as a “long haul”. It resonates with my inner struggling through a few long projects that I am engaging in. The ordination, the dissertation, the desire for personal and church revival, the rising of a new generation, every one of these works would take a tremendous amount of time. Yet, the Lord reminds me that He never fails. He has taught me a great lesson about “long haul” the time when we needed to drive from Seattle to San Diego. It was unexpected for the flight to be canceled but we were determined for the “long haul” (twenty-hour trip x 2). We got the oil changed, loaded, headed out with a prayer, and made multiple stops for rest and meals. What kept me going through the long dark night was a cup of coffee, every sip reminding me the peace of God. It was quite a remarkable night that I was listening and pausing to process the audio book of Soul Care. Life is a “long haul” so every once a while we need a stop. Enjoy a sip of coffee as a fresh filling, knowing that “the end is near and we will make it”.


whiteonricecouple.com/recipe/images/Vietnamese-Ice...

Thursday, March 7, 2024

神學的反思與實踐系列—— 蕭道生:何謂「靈命培育」?

最近蕭道生牧師在西宣有兩篇講道,當中的重點是人與神的關係。第一篇的命題是《來到我這裡!》;信息的總結是神/人關係重建的第一步,在於培育一顆親近神的心。(源自約5:39-40- 你們查考聖經,卻不肯來到我這裡···)。第二篇的命題是《從「約」的角度思考「主餐」的真理》;內容非常豐富,提到「約」的核心是愛的關係,以對方為自己人生的中心。他的總結是「主餐」作為超越「舊約」的「新約」,是要用時間去揣摩和建立的。為此,我特意重溫蕭十多年前的一篇文章,盼望對自己的神學反思與實踐有所幫助。

何謂「靈命培育」?/ 蕭道生

「靈命培育」(Spiritual Formation)到底是甚麼呢?它關注些什麼東西?簡言之,「靈命培育」所關注的,就是信徒如何向這位深愛他的天父,敞開自己的心,讓父神透過聖靈,把基督的生命,成形在他心靈深處(加四19),以致他從這顆承載着主生命的心出發,去回應神給他一生的使命。

正因為人是神最精緻的創作,所以人擁有一個複雜的生命,只有聖靈才能完全參透,因此,亦只有聖靈才能作每位信徒的真正屬靈導師。然而神的心意,卻同時把每位信徒放在一個屬靈的家,互相守望,由屬靈的父母親,教導和牧養下一代(參林前四15~16),所以踏上靈命成長之旅的信徒,也極需要有屬靈長輩的指導,學習敏銳地留心、正確地聆聽和回應神透過聖靈在他身上的帶領。因此,基本上「靈命培育」不是甚麼新道理,它是新約聖經所教導的,也是歷世歷代教會所關注的。那麼為何「靈命培育」好像是近日才普遍出現的一個詞彙,到底這詞彙的出現,代表着什麼?

首先讓我們指出,任何一位真誠信主的基督徒,他從神領受的新生命,是一個必然會長大的生命,正如我們肉身的生命一樣,只要是生命,它就有成長的本能。不過,生命要成長得好,就需要攝取養料,防止疾病的侵擾,也得學習各種謀生技能;故此,承擔着牧養責任的,就必須思考如何健康地培育信徒的靈命,於是,不同傳統的教會,就按它們傳統的特性,建立起一套套門徒訓練課程來。

時移勢易,經過多年的「門徒訓練」,好些教會發現,許多「老信徒」的生命,到了一個階段,便停滯不前;繼續增添聖經與信仰知識,各樣宗教活動的參與,行為上的不斷操練,都不易建立一個更有深度的穩健生命;表面保持熱誠的可能有,但能活出澎湃生命的卻不多,而真誠熱心的,有些也坦然表白自己無法跳出內心黑暗的枷鎖;往日熱心的信徒領袖,經歷耗盡之後,不知何處找到重新得力的途徑;教會舉辦的特會,亦只能帶來一時的興奮,對一部分「老信徒」來說,這類聚會已失去吸引力。主所應許如活水江河、滔滔不絕的生命,好像天方夜譚;保羅所講活在基督裏的生命,只是神學論述,這些聖經真理,對許多「老信徒」來說,並非切身體驗。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裏?當然,不是「門徒訓練」有任何錯誤,「門徒訓練」對每個信徒,都是重要和必須的。我們也不是期望地上的生命沒有掙扎、沒有困局,但我們期望,在初信的蜜月期和之後的熱心期過後,信徒仍能穩健地成長,繼續經歷到主同在的真實、體驗到聖靈的帶領和嘗到從上而來的力量。許多信徒都渴望信仰不單是頭腦的一套理念,而是生命的真確體驗。正是這些信徒真實的現象和渴想,推動近日「靈命培育」的思考,探索如何補充往昔門徒訓練的不足。

簡而言之,「靈命培育」並非教導一套新的方法。首先,它是重新探索先聖先賢留下的屬靈遺產,從他們的經歷中學習,發掘出那些隱沒了的珍貴教導,正確地了解對各種屬靈操練的詮釋;也參考二十世紀心理學對人內心世界的認知,並同時注意二十一世紀後現代思潮對人心靈的衝擊,還加上細心揣摩聖經對生命更新的教導,這種多面性的思考,就如耶穌在馬太福音十三章52節所說:「因此,你們每一個為天國而受門徒訓練的律法教師,就像一個家的主人,從自己的寶庫裏拿出新的和舊的東西來」(新漢語譯本)。神在人類歷史中,賜下特殊與普遍的啟示,教育人類不斷更深地認識自己;透過這些學習,我們可探索出一些指標與渠道,協助信徒有意識地踏上一條更深入的成長之旅,這正是「靈命培育」所探討和研究的領域,它的終極,就是指導信徒如何更敏銳地體會神對他的引導,踏上那條保羅走上的路,叫他的舊生命與基督同釘十字架,讓基督耶穌的生命,在他裏面活出來,成就神託付他的使命。這種成長,是由內至外,它更新人內心的感情世界,清洗人心靈積壓的苦澀,醫治內心的創傷,重建人的品格,讓聖靈的果子湧現,它不停於理性對真理的認知,看重對神聖言的深度默想,建立豐富的禱告生活,透過聖靈的光照與啟迪,讓基督的生命活現出來(參加二20)。

作者簡介︰
蕭道生牧師於美國牧會數十載,早年在香港參與神學教育工作,對靈修、信徒生命成長和屬靈導引滿有心得,曾翻譯《裡外更新》。

原載於《建道通訊》167期,2012年4月,頁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