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回應:楊牧師在面書上的分享《追求那達不到的目標》
耶穌對他說:「你因為《看到了》我才信嗎?那《沒有看到就信》的人,是蒙福的。」(約翰福音20:29 標準譯本)
我也求神照亮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屬他召喚的盼望到底是什麼;在聖徒中間,他基業榮耀的豐盛到底是什麼; (以弗所書1:18 標準譯本)
我常自問如何在「已有」的關係中,如「父子」,「夫妻」,「朋友」,「同工」之間,保持「不斷」的情感交流,而不冷淡? 或許也需要一種「追求」的心態。
默想:若你我久久達「不到」《親眼看見神》榮耀的目標,你會如何?
禱告操練《心中的眼睛》:
「不如閉上雙眼,面對面。
或者開啟心眼,心連心。」
後記
原來《追求那達不到的目標》已有《達到》的出路
「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路11:9)
畢德生牧師《路加福音:沒有局外人》
我們大多數人許多時都會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感覺難以融入,或是格格不入。其他人看來是那麼自信,胸有成竹,運籌帷幄的「局內人」,是專屬俱樂部的成員…
面對這種情況,一個對應的方法,就是組織自己的俱樂部,或者加入一個願意接納我們的群體。這樣,至少我們可以在一個地方當「局內人」,而把其他人圈在「局外」。
但這樣的事情卻在人類歷史上一再出現,他們把神偉大的奧秘(福音)變成限制人進入會所的規條,或特定群體的專屬福利。
但其實對神而言,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局外人。耶穌說:「人子來是要尋回那些失喪的人。」(路19:10)
路加是所有「局外人」中,爭取到最大勝利的一位。他以「局外人」人的身份—新約聖經所有作者中,唯一的外邦人,揭示耶穌如何接納那些被當時宗教制度摒諸門外的人,如:婦女、勞苦大眾(牧羊人)、不同種族的人(撒瑪利亞人),貧窮人等。
如果我們循着路加的角度去看故事的發展,我們這些站在門外往裡看,卻又毫無指望能進到裏面的人(這樣的感覺,誰沒嚐過?),會發現原來門已經開了,而且因著耶穌的緣故,我們像被神尋回的迷途者,且獲祂歡迎進來。
這是因為,耶穌這麼說:「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路11:9)
畢德生《請你吃聖經》頁238-24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